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俗稱文成公主廟,,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巴塘鄉(xiāng)貝達社境內,,距州府結古鎮(zhèn)20千米處,。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是由文成公主選址,,在大譯師伊西央的支持下,唐蕃工匠于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左右開鑿,,永徽4年(公元653年)竣工,。
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與吐蕃贊普赤代祖丹聯(lián)姻,在勒巴溝巖石上鑿刻主要以佛教內容為主的摩崖,貝大日如來佛石窟摩崖由大日如來佛及八大菩薩立像(浮雕),,佛殿左右藏,、漢刻文,,章岡及卓拉摩崖組成,面積約350平方米,。內容有大日如來佛八大菩薩浮雕,、古藏文刻文“所、依能依頌”,、“祝辭”,、“具摩崖簡志”、漢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及章岡的十方佛和古藏文《普賢菩薩行愿王經》石刻,。
勒巴溝摩崖位于玉樹縣巴塘鄉(xiāng)勒巴社勒巴溝內,。摩崖始刻于唐太極元年(712年)左右,天寶元年(742年)竣工,。由古秀澤瑪,、吾娜桑嘎、恰岡和澤瓊溝四處石刻組成,,大部分為線刻,,石刻面積330平方米。主要內容有著名的古秀澤瑪《公主禮佛圖》,、《三轉0圖》摩崖線刻,、吾娜桑嘎《佛誕生圖》摩崖線刻及古藏文刻經、為紀念赤代祖丹與金城公主喜得王子特地刻鑿的勒巴溝恰岡大日如來佛(浮雕)以及大量的明,、清時期的石刻文物,。
“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的溝”溝內的自然風光恰似一幅-性的立方體畫卷:山巔雪凝冰峰,山腰蒼松古柏,,奇巖怪石,、薄霧輕紗,谷底潺潺流水,、茵茵芳草,。從上至下,,層次分明、賞心悅目,。勒巴溝又是嘛尼的世界,,溝口有唐代石刻朝佛圖,溝內漫山遍野都是雕有佛像,、佛經的嘛尼石,。被稱為“佛像溝”、“佛經溝”,。勒巴溝內刻有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和-的嘛尼石俯首皆是,,隨處可見。有的昭示在天日之下,,有的浸沒于溪流之中,,有的掩藏在草叢林蔭之間,還有的高映于懸崖峭壁之上,,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石-化景觀,。溝內的嘛尼石難以數(shù)計,大大小小的山石上雕刻著濃縮了佛教全部教義的藏文和梵文“六字真言”,,每個字都分別涂有不同的顏色,,五光十色,神秘無比,。嘛尼石壘成的寶塔巍然聳立,,從塔身扯向四面八方的繩子上,綴飾著寫有-的彩幡,,在微風中飄舞,。勒巴溝的巖畫有數(shù)十處,雕鑿于懸崖峭壁之上,,線條流暢,、十分精美,巖畫圖案主要以佛像,、菩薩,、香客侍女、瑞獸等個體形象為主,,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散發(fā)出濃郁的宗教文化氣息,,具有唐代漢族佛教雕像藝術的風格,,是藏漢石刻合璧生輝的精彩篇章。從溝口唐末釋迦像到現(xiàn)今打制的嘛尼石,,你可以看到整個藏族宗教石刻的歷史,。
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和勒巴溝摩崖是漢、藏友好往來的實物見證,,尤其是《公主禮佛圖》將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富有感召力的事跡,,在此勒石銘記,永世傳頌,。這在全國僅此一處,,彌足珍貴。
2006年5月,,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和勒巴溝摩崖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zhèn)巴塘鄉(xiāng),,214國道通達,,距結古鎮(zhèn)20公里。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