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玉樹》向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年深情獻禮
在玉樹最美的季節(jié)遇見他們,,他們是玉樹滄桑巨變的親歷者,、見證者,他們平凡而又溫暖的故事,,感人肺腑,,直擊心底……青海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走基層系列報道《花開玉樹》,讓我們傾聽他們的故事……
青海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走基層系列報道《花開玉樹》第八篇:《“紅色 綠色”說隆寶》
幸福的隆寶人
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zhèn)的“綠色”是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隆寶鎮(zhèn)的“紅色”是隆寶鎮(zhèn)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南縣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位于隆寶鎮(zhèn)代青村的江南縣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給記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排排青磚灰瓦的“延安窯洞”。講解員桑旦卓瑪給我們講述著這段紅色的歷史財富,。
江南縣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桑旦卓瑪:整個江南縣的歷史要從1959年開始說起,,1959年,,經國務院批準,,將玉樹縣、囊謙縣,、雜多縣和治多縣部分地域劃分,,設立江南縣。在海拔4000米的隆寶代青地區(qū),,打造一個延安建筑風格的房子,,既能解決干部的居住條件,也能在青藏高原弘揚,、傳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
美麗的講解員桑旦卓瑪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時任江南縣委書記的李鈞益,帶領干部職工和牧民群眾,,發(fā)揚“延安精神”,,就地取材,、在短時間內依山建造了集辦公、生活于一體的35間“延安窯洞”,,四合院式的江南縣辦公地成為隆寶草原上的第一棟房屋,。1962年,江南縣撤銷,,這里成為歷史,,但是“延安窯洞”和“延安精神”卻被永遠傳承下來,在各個歷史時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4.14玉樹地震之后,,這里進行了修舊如舊的修整,重修后的紅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學習參觀,。
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
隆寶鎮(zhèn)干部許小林:江南縣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不是對“延安精神”簡單的復制,它是“延安精神”在隆寶高原的一個體現,。通過參觀學習,,我們可以感受到。在艱苦的條件下,,咱們的干部依然秉承著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我覺得作為新一代的黨員干部應該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更好的廣大群眾服務,。
格來仁青接受記者采訪
紅色精神永流傳,隆寶鎮(zhèn)的廣大干部黨員傳承發(fā)揚“延安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盡心盡力排群眾憂,、解群眾難,為群眾謀幸福,,彰顯出共產黨員不變的初心和使命,。
玉樹州玉樹市隆寶鎮(zhèn)黨委書記格來仁青:原江南縣政府遺址,是“延安精神”在玉樹永恒的物質見證,,他所彰顯的優(yōu)良傳統精神,,是老一輩工作者留給我們的傳家寶,是永放光芒的燈塔,。
新修建的飼草料儲備庫
在隆寶,,由于惡劣的自然條件,雪災時有發(fā)生,,就像隆寶鎮(zhèn)雜娘村村民江巴多丁說的,,是“三年一小災、五年一中災,、十年一大災”,。1995年玉樹發(fā)生特大雪災,,隆寶鎮(zhèn)全鎮(zhèn)12萬多頭只牛羊,僅剩下4萬多頭只,。這些年,,鎮(zhèn)上著力進行防災救災保障體系建設,確實保障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2018年又遇上特大雪災,,政府調運大型機械設備、飼草料,,及時救災,,牛羊餓死、凍死得很少,。當地牧民群眾說,,現在完善的救災防災保障體系、救災防災儲備庫,、牛羊保險,,有災的時候防災,沒災的時候保畜,,是政府扎扎實實為我們辦的實事,、好事。
正在接受采訪的江巴多丁
江巴多�,。鹤鳛橐幻胀ǖ哪撩袢罕�,,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牧民群眾的關懷,原來每年冬天一下大雪就擔心,,現在有了定居點,,牲畜有了暖棚,還有應急的儲備庫,,我們不用再擔心家里的牦牛沒有飼草吃,,我們能安心過冬,。還有了大病醫(yī)療保險,、生態(tài)補償等好多好政策我們都享受到了,我們打心底里感謝共產黨,,感謝偉大的祖國,。
干部和牧民們正在查看飼草料
在隆寶鎮(zhèn)防災救災儲備庫,記者看到1000多平米的儲備庫里堆放著飼草料,、草籽等物資,,有不少牧民群眾正在拉運飼草料。
鎮(zhèn)長俞成正在清點飼草料
隆寶鎮(zhèn)鎮(zhèn)長俞成:咱們隆寶鎮(zhèn)在玉樹市處于海拔比較高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由于自然條件比較惡劣,,雨雪天氣比較多。去年,,我們鎮(zhèn)黨委整合各村的資源,,修建飼草料的應急儲備庫,可以儲備1000多噸飼草料,,這樣的話,,在遇到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保障了牧民牲畜飼草料的供給,,讓他們安心過冬,。